创业路上无所畏惧,这位老兵如愿当上了“农场主”


初秋时节的古彭淮海大地,秋高气爽,一阵秋风吹来,“亮亮阳光玫瑰采摘园”里的葡萄绿叶在风中沙沙作响,果香四溢,沁人心扉,果园主人黄亮亮此时正在为葡萄修枝。这位退伍老兵通过艰苦创业,用4年多的时间创建了这个采摘园,并成为江苏省徐州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


舍弃安置自主创业

1985年出生的黄亮亮,2002年12月从河南省南阳市入伍来到徐州陆军某部,他在部队历经警卫连战士、防化侦察兵、驾驶员等多个岗位。

2018年服役期满16年的黄亮亮,经过深思熟虑,他没有回到河南老家,而是决定留在徐州艰苦创业。他把目光投向了广袤的乡村土地,准备在田间地头闯出一条致富路。

黄亮亮经朋友帮忙协调,在徐州市铜山区张集镇店西村流转了10亩地,签订了20年的承包合同协议。承包土地的第一年,黄亮亮选择种植玉米,别人都是机器播种,他一个人用手推式玉米播种机播种。由于缺乏种植经验,到了收获季他一算账,投资的本钱不但没收回来,还亏了几千元钱。


从门外汉到种植能手

初次创业不利,黄亮亮一度有些思想消沉,就在他失落时朋友登门到访,并给他带来了一盒阳光玫瑰葡萄。这种葡萄口感好、品相佳。他眼前一亮,把种植葡萄的想法告诉了妻子,夫妻俩很快达成共识。

黄亮亮通过上网了解,阳光玫瑰葡萄需要设施栽培,他算了算建大棚加上滴灌、喷灌等设施,到葡萄挂果,大约需要投资50万元。他犹豫了,干还是不干?但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刚毅果敢的作风,让黄亮亮迈出了二次创业的第一步。

黄亮亮决定投资种植葡萄后,在苦于不懂技术时认识了当地的种植技师杨建。了解到黄亮亮是一名退役军人后,杨建决定把种植阳光玫瑰葡萄的技术无偿传授给他。在杨建的悉心帮教下,黄亮亮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种植能手”。

2021年葡萄园第一次挂果时,通过当地村干部,老战友的推广,黄亮亮的阳光玫瑰葡萄累计销售了一万七千多斤,利润达到10余万元。苦尽甘来,黄亮亮终于撬到创业的“第一桶金”。


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经过几年的“精耕细作”,现今“亮亮阳光玫瑰采摘园”经营越来越红火,农产品也有了固定的销售渠道,形成了一种“种、产、销集约化生产”的经营模式。

随着果园种植规模的逐渐扩大,果园需要的人工日益增多,黄亮亮召集动员村里的退役军人、家属及村民来果园里工作,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从而带动大家一同走上致富路。

由于黄亮亮种植的阳光玫瑰葡萄品相好、颗粒大、品质优,口味香甜,受到了市场青睐,很多市民和游客慕名自驾来到他的果园里进行采摘,果园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将立志基层乡村广阔天地创业,在希望的田野上放飞梦想,收获人生果实,并带动村民们发展壮大特色葡萄产业,走出‘农业产品+文化旅游’生态融合发展的新路,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黄亮亮说。


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