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的凤凰!被取笑为五常之耻的法国到底如何?从10个方面走近她
当今世界,在国际事务中,要问哪些国家最有话语权?
那非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莫属。但在联合国五常中,有一个国家常常被取笑为五常之耻,他就是法国。
法国真的那么差劲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法国,从10个方面,尽量客观地看看法国的过去和现在,尽量中肯地评价法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一、民族融合
法国的存在感不强,不是今天才有的事,他在历史上也不是特别出名。
如果搞个帝国排名,他是排不进去的,因为前面还有大汉帝国、蒙古帝国、波斯帝国等一众大佬。但实事求是地讲,他的实力还真的不弱。

曾经的蒙古帝国
世界上原本没有法国,只有罗马帝国统治下的高卢。
高卢地区本以凯尔特人为主,后来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开始入侵高卢,他们把高卢推进到了封建社会,也融合高卢人成为了如今的法兰西人,也就是法国人。
二、王朝传承
一般认为,法国的封建社会有6个王朝,但依照咱们中国人对改朝换代的理解,其实他们只有三个王朝。墨洛温家族统治了200多年,加洛林家族统治了200多年,这两个王朝加一起叫法兰克王国。
后来,因为国王没有儿子,所以王权传给了法兰西岛公爵,于是法兰克王国就变成了法兰西王国。
大多数资料告诉我们法兰克王国分4个王朝,其实都是法兰西公爵雨果·卡佩的后代,所以我们可以把他理解为一个王朝。
这个王朝统治法国800多年。

三、强人出世
我们熟知的扑克牌起源于法国,但当时没有大小王。
红桃K代表的是法兰西国王查理,他统一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并获得了罗马皇帝的“荣誉称号”。

查理大帝
查理大帝非常好学,他学会了汉武帝的推恩令,于是把一个大帝国平分给了自己的三个孙子。
西、中、东三块地方,后来就分别演化成了法国、意大利和德国。

四、十字军东征
这是一场持续200年的宗教战争,在很多历史、文艺作品中被反复提及。基督教是罗马帝国的国教,罗马帝国衰落之际,法兰西王国崛起,大部分国民仍信仰基督教。
可随后,西边崛起了一个更强大的哈里发帝国,他们的国教是伊斯兰教。两个宗教都认为耶路撒冷是胜地,于是就打个没完。其实后来还有犹太教在这个地方凑热闹,本文按下不表。
十字架是耶稣的象征,所以东征的教徒都弄了十字架标志,被称为十字军。战士都是教徒,信仰通往天堂,所以战斗是非常残酷的。过程互有胜负,最后的结果是十字军输了。

十字军东征
五、英法百年战争
法兰西的诺曼底公爵入侵英格兰,成了英格兰国王,并占据了法国北部大片土地。
法兰西国要收回领土,英格兰国说我是法兰西老国王的侄子、你只是堂弟,我要当法国国王。
欧洲各国国王的亲属关系是比较混乱的,比如雨果·卡佩的后代,不仅是法兰西的国王,还是葡萄牙的国王,也是西班牙、匈牙利、波兰等国的国王。

经过几百年的演进,英法之间有错综复杂的王位继承和联姻关系,当时的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的母亲是老法兰西国王的姐姐,法兰西国王腓力六世的父亲是老法兰西国王的弟弟,这个关系到底谁近,作者也是费了好一顿脑细胞。
反正就是打起来了,打了一百多年,法国最后是赢了,但两国都元气大伤,感情也一度跌至冰点。法国的胜利,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圣女贞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电影。

英法百年战争
六、封建顶点
路易十四当国王的时候,将国家推进到了法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
他打败了神圣罗马帝国、荷兰、普鲁士、瑞典等国,自称“太阳王”。近代以来,欧洲大陆先后出现了三个霸主,第一个是西班牙,第二个是法国,第三个则是英国。
西班牙在三十年战争中战败后法国开始称霸,拿破仑退位后英国开始称霸。但国力的发展变化并非一蹴而就,三个国家之间也不存在谁消灭谁这么绝对的控制。
前文说过法国和英国之间的渊源,其实法国和西班牙也有渊源,公元1700年路易十四的孙子费利佩五世当上了西班牙国王,这就是神奇的欧洲。

路易十四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一般从1500年算起,因为这时有了地理大发现,历史从地区史变成了世界史。在西班牙、法国称霸的时候,世界的联通还只是初步的,所以严格地说他们只能算是欧洲霸主。
而当英国称霸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全球霸主“日不落帝国”。一战后英美开始平分秋色,二战后美苏也算平分秋色,苏联解体后美国一家独大。
七、大革命
法国在七年战争中被英国打败,国力空虚。好景不长,英国的北美殖民地闹独立了,法国坚决支持并对法宣战,钱更不够花了。
国王路易十六准备加税,议会代表不同意,矛盾升级后就爆发了革命。由于民众的觉醒,法国封建社会很快就土崩瓦解了,这与我们的清帝退位差不多,没有改朝换代那么残酷的战斗,很多人一下就改旗易帜了。

路易十六上了断头台
法国在大革命之后,出现了很多派别,这成为我们学生时代的考试噩梦,左派、右派也是从这演变来的。这段历史时间短、比较乱,总之是一顿折腾之后,政治明星拿破仑闪亮登场了。谈到法国历史就不得不说一下拿破仑,因为他是神一般的存在,是凯撒和亚历山大的“接班人”,丘吉尔更是称赞他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拿破仑一手打造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在位11年间南征北战、所向披靡,整个欧洲除了英国之外,都向他臣服或结盟。在他统治法国期间,法国的工业资产增长了一倍。虽然他叫皇帝,但其实他是法国大革命胜利果实的捍卫者。

法国皇帝拿破仑
八、开始衰落
有些人只会赢、不会输,输了两次之后,拿破仑就被彻底流放了,法国也由此衰落。衰落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政局不稳。拿破仑之后无人能够凝聚法国,波旁王朝、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轮番登场,在五十多年的时间里先后有四五十个政府主政,自己把自己折腾坏了。
二是资本主义发展缓慢。法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时间比荷兰、英国、美国都晚,封建的制度短板使他失去了发展先机,大革命后仍然普遍存在的小农经济和家庭手工业又严重制约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是长期战争导致劳动力不足,大量资本以高利贷的形式输出导致本土工业发展不良,工业革命进程在法国比较缓慢。
1870年,法国输掉了普法战争,德国取而代之、成为欧陆强国。战败后的法国割地又赔款,北方六省还被对方占领,加上战争本身的伤亡和损失,法国人民背负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从此,法国的排位跑到了英国、美国和德国之后,成为世界第四强国。

普法战争
法国一心想复仇,德国也时刻提防着法国东山再起,彼此在非洲殖民地也是矛盾不断。加上其他各种矛盾的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就这样爆发了。
法国人报名参军的热情很高,但战争却是异常的残酷,约有150万法国士兵伤亡。
西线是一战的主战场,法国是西线的主要抵抗力量,法国北部工业区是战斗最密集的地方,这对法国的工业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法国虽然是战胜国、收复了失地,但代价惨痛、得不偿失。
九、闪电投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经济低迷、政局不稳、人民厌战,而德国快速崛起、一心复仇、不断试探,之所以出现胜者不强、败者不弱的情况,与欧洲均衡、美国贷款、英法绥靖有关。
欧洲均衡理念来自于拿破仑给欧洲他国造成的伤害,各国一致认为不能让哪个国家强大到可以在欧洲搞独裁,如果过分削弱德国,难保法国不出现第二个拿破仑。
而英法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想把德国这股祸水东引,让他与正在输出革命的苏联发生正面冲突。

绥靖政策
法国为了减少战损,花费巨资、历时12年,在法德边境修建了马奇诺防线。他们可能是学习我们的万里长城经验,但我们是强世修城防游民,他们是弱时修堡等人家送上门。***当然不会那么傻,德军绕到北部通过比利时攻击英法联军。
英法联军无奈上演敦刻尔克大撤退。法国在抵抗了40多天后就宣布投降,成为笑柄,维希政府也成了傀儡政府。
这时,有一个法国旅长在英国建立了自由法国,他发动法国的殖民地以及本土人民抵抗德国入侵,并在战后成为第四共和国的总理、第五共和国的总统,因为他是军人出身,所以大家习惯称他为“戴高乐将军”。
随着二战逐步走向胜利,他从一个光杆司令变成了统帅百万雄师的将军,也逐渐地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戴高乐
十、全面发展
世界上的事就是这么奇妙,法国在一战中胜利却陷入困境,在二战中因为投降得快本土基本没有遭受什么破坏,虽然有争议但也是战胜国,并加入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自由法国得益于英国,这大概就是唇亡齿寒的道理;英国坚持法国入常,也是应对美苏崛起的考量;再往远了说,美国扶持战败的日本也是针对中苏;中国虽然在一战和二战中都是战胜国,但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并不能真的主宰任何东西。
二战后,法国政治保持了稳定,政府比较清廉。拥有了核武器、核动力航空母舰,拥有独立完整的军工体系。
法国经济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保持稳定发展,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同步进入发达国家行列,GDP长期稳居全球第七。

戴高乐号航母
启蒙运动给法国创造了灿烂的近代文化,广阔的平原保障了农牧业的发展,核动力的开发弥补了矿产资源的匮乏,多边外交政策为其赢得了比较好的国际环境,法国人民具有比较高的生活水平和福利保障。
一个人的出身是无法选择的,一个国家的出身也是无法改变的。法国生于欧洲,这是一个历史上强国林立、现在普遍发达的地方,法国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面临比较强的竞争。
或许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于忧患吧,法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处在了比较靠前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