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通过对胎儿脐带血的微生物组学测序分析,发现B组链球菌或许与死胎的发生风险有关,而口腔致病菌的感染可能与早产的发生有关。本研究为探索不良妊娠结局的病因提供了新的思路。

具核梭杆菌(Fn)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口腔共生菌,广泛存在于各种人类疾病中。但目前还不清楚这种常见的共生体是如何转化为致病性的病原体的。EMBO Reports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压力和疾病状态下,Fn分泌具有淀粉样特性的粘附素(FadA),增强毒力,进而诱导小鼠牙周骨丢失,促进结直肠癌的进展。研究提出了Fn在牙周病和大肠癌中的致病机制,并提示抗淀粉样蛋白或可作为Fn介导疾病过程的干预措施。

《EMBO Report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具核梭杆菌特异性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机制:具核梭杆菌通过其表达的FadA蛋白与结直肠癌细胞的E-钙粘素结合,并上调膜联蛋白A1,以激活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从而促进癌细胞增殖。该结果对于研究致癌微生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