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已经掌握时间、日子等基本概念后,下一步家长可以做什么呢?孩子学会看时钟及月历,并不代表懂得计算时间,更遑论妥当地安排时间。进入这个阶段,家长应该一步一步让孩子学习计划及安排自己的时间,学会做时间的主人。

孩子已经学会看时钟及月历,如果想加强他们对时间的感受,可试试让孩子倒数时间和日子。家长可先跟孩子一起数数(顺数或倒数也可),感受一下每一秒的过去,例如:在红绿灯前数数何时才转绿灯、在家附近数数多少步才回到家中等。然后家长可加入秒、分钟的概念,例如:“我们等了三十秒红绿灯才转绿灯”、“我们回家花了五分钟”。这可加强孩子对时间的感觉。然后,家长可于日常生活中加入时间用语,例如:“给你十分钟时间休息”、“半小时后我们要出门,请准备好”等。

另上文曾提及在家中当眼处贴上月历,让孩子认识日、星期、月和年的概念。在这个阶段,不妨跟孩子一起倒数日子,例如:“还有多少天就是星期六”、“还有多少星期就是圣诞节”等。开始时,倒数时间不宜太长,以两三天开始,一个星期内为限,让孩子容易掌握。

学会计算时间和日子后,下一步就是引导孩子订立时间与目标。例如:孩子估计一下自己完成功课或准备出门的时间,然后照着做,如果他们能够达标,应该加以鼓励。慢慢就让他们计划自己放学后的时间:花多少时间玩乐、何时做功课等。早于幼稚园阶段培养孩子为自己计划及安排时间,升上小学后就更能面对繁重的功课及活动。另外,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些略为复杂及较花时间的任务,让他们于一段较长时间内完成,学习每天分配多少时间达到目标。例如:砌一盒复杂的拼图、设计一本小书、完成一本练习等。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这项工作没有可能(亦没有必要)一天内完成,如何安排每天花多少时间,不要在限期前一天才开始做等,都是很好的训练。

有家长觉得将孩子的时间表填得满满,才是善用时间的**表演。其实要孩子学会把握时间,最重要是给他们时间与机会自己管理。家长宜给予小朋友自由时间。没有机会自己安排时间的小朋友,又如何当时间的主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