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去年7月起推动大医院门诊减量,目标5年减量10%,不过大医院叫苦连天,甚至传出包括北市联医在内的部分医院也为了达成门诊减量而作假,日前卫福部在健保总额协商拍板,原订明年第一季减5.88%的目标,将延到明年4月实施,健保署强调,会再跟医界做充分沟通。

为了推动分级医疗,健保署要求大医院门诊逐年减量,目标5年减量10%,不过日前却爆发北市联医为了达标作假、申报不实案件,遭核扣5千5百万元,加上不少医院大喊吃不消,因此卫福部最后拍板决定,明年第一季门诊减量比率不再往下调降,政策急喊卡。

健保署医管组长李纯馥表示:“为了要回应各界对这个政策的一些建言,所以我们部里面也就决定这个5年减10%的部分,在明年的第一季先比照今年减量的目标值。”

健保署表示,去年七月起,要求区域级以上医院门诊减量,减量幅度已经由最初的2%,成长到3.96%,原定明年减量要求5.88%,不过今年总额协商时,区域医院及医学中心代表都表示,在民众就医行为没有改变情况下,门诊减量有困难,因此等到明年第二季、四月时,再继续减到5.88%。此外社区医院协会也认为,双向转诊没有落实。

台湾社区医院协会理事长朱益宏说:“下转的量跟小医院或诊所,上转的量比起来,下转的量还是九牛一毛,其实并没有因为年减2%这个政策有大幅度的增加。”

对此健保署回应表示,每名下转患者、都会支付医院500点奖励,增加诱因,也会提升家庭医师照护的量能,希望达到医院门诊减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