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 "宜兰县九所国、高中职学生吸烟行为之影响因素研究"
abstract = "本研究旨在了解国、高中学生烟害知识、态度、行为、拒烟自我效能、拒烟技巧、不吸烟替代活动、暴露二手烟环境与吸烟行为之关系。以自填式结构问卷为工具,由班级导师协助施测。采随机取样方式从宜兰县市五所高中(职)和四所国中各年级抽出两班学生为对象,实际回收194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7.2%。 研究结果发现:国、高中生的吸烟比率分别是17.6%、24.4%。无论国、高中学生,吸烟者的拒烟自我效能、拒烟技巧,以及替代方案均显著低于无吸烟者(P <.001),而其家人及朋友的吸烟情形,也显著高于无吸烟者(P<.001)。国中生吸烟的重要影响因子包括拒烟自我效能、反烟态度、拒烟技巧、替代方案、家人吸烟,以及朋友吸烟,上述变项共可解释34.5%的变异量。高中生吸烟的重要影响因子包括拒烟自我效能、反烟态度、替代方案、在家中吸到二手烟的可能性、家人吸烟,以及朋友吸烟,上述变项共可解释33.5%的变异量。建议考量吸烟因子发展烟害防制教育、深入探讨校园二手烟情境,并营造无烟的优质校园,以及扩大研究对象、进行长期追踪研究。"
N2 - 本研究旨在了解国、高中学生烟害知识、态度、行为、拒烟自我效能、拒烟技巧、不吸烟替代活动、暴露二手烟环境与吸烟行为之关系。以自填式结构问卷为工具,由班级导师协助施测。采随机取样方式从宜兰县市五所高中(职)和四所国中各年级抽出两班学生为对象,实际回收194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7.2%。 研究结果发现:国、高中生的吸烟比率分别是17.6%、24.4%。无论国、高中学生,吸烟者的拒烟自我效能、拒烟技巧,以及替代方案均显著低于无吸烟者(P <.001),而其家人及朋友的吸烟情形,也显著高于无吸烟者(P<.001)。国中生吸烟的重要影响因子包括拒烟自我效能、反烟态度、拒烟技巧、替代方案、家人吸烟,以及朋友吸烟,上述变项共可解释34.5%的变异量。高中生吸烟的重要影响因子包括拒烟自我效能、反烟态度、替代方案、在家中吸到二手烟的可能性、家人吸烟,以及朋友吸烟,上述变项共可解释33.5%的变异量。建议考量吸烟因子发展烟害防制教育、深入探讨校园二手烟情境,并营造无烟的优质校园,以及扩大研究对象、进行长期追踪研究。
AB - 本研究旨在了解国、高中学生烟害知识、态度、行为、拒烟自我效能、拒烟技巧、不吸烟替代活动、暴露二手烟环境与吸烟行为之关系。以自填式结构问卷为工具,由班级导师协助施测。采随机取样方式从宜兰县市五所高中(职)和四所国中各年级抽出两班学生为对象,实际回收194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7.2%。 研究结果发现:国、高中生的吸烟比率分别是17.6%、24.4%。无论国、高中学生,吸烟者的拒烟自我效能、拒烟技巧,以及替代方案均显著低于无吸烟者(P <.001),而其家人及朋友的吸烟情形,也显著高于无吸烟者(P<.001)。国中生吸烟的重要影响因子包括拒烟自我效能、反烟态度、拒烟技巧、替代方案、家人吸烟,以及朋友吸烟,上述变项共可解释34.5%的变异量。高中生吸烟的重要影响因子包括拒烟自我效能、反烟态度、替代方案、在家中吸到二手烟的可能性、家人吸烟,以及朋友吸烟,上述变项共可解释33.5%的变异量。建议考量吸烟因子发展烟害防制教育、深入探讨校园二手烟情境,并营造无烟的优质校园,以及扩大研究对象、进行长期追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