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R码(全称为快速响应矩阵码;英语:Quick Response Code)是二维条码的一种,于1994年由日本DENSO WAVE公司发明。QR来自英文Quick Response的缩写,即快速反应,因为发明者希望QR码可以让其内容快速被解码。QR码使用四种标准化编码模式(数字,字母数字,字节(二进制)和汉字)来存储资料。QR码最常见于日本,为目前日本最流行的二维空间条码。QR码比较普通条码可以储存更多资料,也无需要像普通条码般在扫描时需要直线对准扫描器。因此其应用范围已经扩展到包括产品跟踪,物品识别,文件管理,营销等方面。

QR码呈正方形,常见的是黑白两色。在3个角落,印有较小,像“回”字的正方图案。这3个是帮助解码软件定位的图案,使用者不需要对准,无论以任何角度扫描,资料仍然可以正确被读取。

日本QR码的标准JIS X 0510在1999年1月发布,而其对应的ISO国际标准ISO/IEC18004,则在2000年6月获得批准。根据Denso Wave公司的网站资料,QR码是属于开放式的标准,QR码的规格公开,虽由Denso Wave公司持有的专利权益,但不会被执行。

除了标准的QR码之外,也存在一种称为“微型QR码”的格式,是QR码标准的缩小版本,主要是为了无法处理较大型扫描的应用而设计。微型QR码同样有多种标准,最高可储存35个字元。

QR码 QR码(全称为快速响应矩阵码;英语:Quick Response Code)是二维条码的一种,于1994年由日本DENSO WAVE公司发明。QR来自英文Quick Response的缩写,即快速反应,因为发明者希望QR码可以让其内容快速被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