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拥有自主能力,他们有能力思考并付出行动。有着自主能力的正能量,他们也会信任自己的判断,而在未来更能够省思生命的各种层面。具有自主能力的孩子,不仅主动、独立,同时也会对于学习新事物怀抱热情,也懂得运用在日常生活里。自主性高的孩子会具备适当的技能与资源,面对所有紧急状况,也有能力作出判断与解决问题。

从襁褓到青少年时期甚至到成人,部分亚洲父母干预孩子太多,预设立场为了孩子好,担忧孩子受伤等等,帮孩子作太多决定,以至于让孩子无法自主。

红遍港台日的歌星陈美龄,为了三名孩子,三十九岁成为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博士。她强调的其实就是如何培养孩子成为好学自立的人。

她认为,“首要是教会孩子自我肯定能力,若能接受自己,人生会快乐好多。”不懂得自我肯定的孩子,容易与人比较,“永远比上不足,我们又总忘了比下有余。”出于自卑,孩子会妒忌强者,又会看不起弱者。“若自我肯定能力高,懂得由衷赞美别人,真诚为他人高兴,人生会较多喜悦。”

香港有不少“直升机家长”会陪子女去求职面试,陈美龄却是个“放手妈妈”,早早培养孩子自立。她从不要求孩子定时做功课,若有朋友来,可玩完才做,家里也没固定做功课的地方,甚至趴在地上写作业也可。但她提醒孩子,按时交功课是他们的责任,有活动就自行安排时间,“想要过上日日不同、张弛有度的生活,就得开动自己的脑筋”,因为“学习是为你自己而学的。”除了学习自我管理,也培养判断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台湾亲子天下作者李佩芬、陈念怡 指出,要孩子成为自立小英雄,提出了4观念、4步骤:

鼓励参与,尤其有父母陪伴的参与,能够让孩子愿意分担家事。

具体与正向,指导具体的步骤,随时保持正面鼓励的态度。

幽默与装懒,懒父母交出好小孩,让孩子多一点责任承担,孩子的潜力超乎想像。

适性适龄,孩子在适当的年龄可以赋予适合的任务,例如排碗筷、收拾等。父母要有耐心让孩子一再尝试,并且忍受混乱期。

在荷兰生活工作的TK则在网络上分享,荷兰父母在孩子18岁的时候,就要孩子学习独立,离开家自己生活。父母与孩子都认为,如果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主生活与空间,孩子也开始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