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醒来,小兔子就好紧张,妈妈进到房间问著:“上学怎么拖拖拉拉?有写功课吗?房间怎么这么乱?”爸爸对他说:“你害我也快迟到了!”到学校之后,老师对他说:“忘记带功课?那等于没写!”
小兔子不想在朋友面前被骂,更不想一直被骂,他知道有时候自己没做好,但是……他也不是故意的。他真的好伤心好伤心,能不能听听看,小兔子怎么说呢?
相信每个家长都试过责骂孩子,大动肝火吵了一轮,其实自己也不好受。同样地,当孩子的也会因为被骂有各种负面情绪。那么,这个方式是否最理想呢?相信很多家长心中有数,但什么是理想的管教方式?
韩国绘本作家金岁有多年儿童心理治疗师经验,他在《我不想被骂!》当中渗入了一些真实个案,他有一个曾经常被骂的侄子,告诉岁实自己最讨厌的事情,就是“在朋友面前挨骂”。大人在盛怒之下脱口而出严苛或羞辱性的话语,会逐渐积累成价值观、思考模式的偏差,对孩子造成严重的隐性伤害,长期下来让孩子形成自卑、怯懦、消极,甚至是同样暴躁易怒的性格。
孩子犯错亦可能有其原因,这时候,听着大人不停的数落自己,自然感觉委屈。下次遇上子女顽皮,不妨先聆听他们的想法,背后是否有自己不了解的理由?家长亦可在处理问题前先深呼吸,尽量不把个人负面情绪宣泄在孩子身上。这样有效的沟通长远更能够改善问题根源,孩子也会更愿意改过,慢慢成长。
希望这本书能促进各位家长跟子女有更好的沟通,让孩子活在爱与关怀当中,才是最理想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