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四岁男孩子因最爱锡他的爷爷去世,在街上遇到貌似爷爷的路人,就会大声叫爷爷,还哭叫着不肯离开。当孩子绘画时,用黑色来表达死去的爷爷,希望爷爷上天堂。男孩并非用说话表达悲伤,而那次绘画可以帮助他表达害怕、焦虑和心中的盼望。
常听到家长投诉说,孩子不能集中精神、多动、做功课太慢、没有礼貌、性格孤僻、胆小、霸道、撒谎、学习能力弱、不表达、反叛等等一连串的问题。在儿童绘画治疗的过程中、儿童初期表现没有信心画画,他们以“我不会画”,“我画得不靓”,“你帮我画”等说话拒绝画画。那些现象反映通常是家长给予孩子太多干预或压制过多造成的。有些家长一味要孩子照抄,有些家长只专注在图画的美与丑,而看不明孩子的画时,会报以奚落、批评,结果孩子的自信心被打击,再不敢轻易表达内心世界。家长经过亲子工作坊后,会明白到绘画是孩子表达内心的过程,图画是一份心情报告纸,透过这张纸可以看到孩子的思想和情感。
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绘画可以帮助儿童分享感受、想法、梦想、困扰的情绪。家长透过儿童绘画可以了解孩子的意识与潜意识部分。例如:孩子的自我形象和人际关系的观念。家长亦可以在这过程中评估儿童的成长需要,从而为孩子订立适切的培育发展计划,再者,家长的肯定及欣赏能帮助孩子发挥集中力、想像力、沟通表达能力,并建立他们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