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相处时,你可曾有过这样的想法?

“我张开嘴巴,讲出来的说话竟跟我爸妈如出一辙”可见上一代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不少影响。

如果从上一辈中承袭的是无条件的爱、接纳和包容等正面的关注,这份祝福不单滋润着我们的生命,亦较容易把正面的影响传承至下一代。然而,实际上让我们留下深刻记忆的,往往是相反的经历。有些说话明明曾多次提醒不应该说出口,不要重蹈覆辙,但就是不自觉延续上一代对我们做的一切。

“怒气就是压不下来”“我如此发狂激动都是因为孩子不好教”

如何才能终止循环?

把感到愤怒、挫败等情绪视为一个讯号,然后回想童年,或许能让你找到答案。

与孩子相处时,什么情境让我特别激动?

如果小时候的我发生这件事,我的父母会如何回应?

当父母这样做的时候,我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发生这件事,你最希望父母如何回应你?

这些问题让我们知道,当情绪来势汹汹时,不是提醒孩子肯定做错了什么,而是让我们知道年幼的你也曾受伤害了,孩子经历的事件正勾起当时我们的感受,害怕经历多一次。

下次孩子再让你发火,停一停,与内在年幼的自己相处,你慢慢会更清楚童年的自己希望如何被成人对待时,那世代传下的恶性循环,正逐渐瓦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