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这本书中,有着各式各样的家庭,有着各式各样的孩子,被考试绑架的孩子、被金钱迷惑的孩子,以及,被一句:“我是爱你才这样做”所拘束在笼中的孩子。
故事里的每一位父母,都用着他们自己的方式,去爱一位孩子。有些用“过动症”的标签,来照顾一个“需要自己”的女儿;有些为了当一位“好母亲”,几乎介入儿子全部的生活;有些以检讨代替赞美,将两个女儿的学习掌握在手中,把自己人生的舞台全数交给了她们……。
每一位孩子,也用着自己的方式,若娃要选择当一位“必须过动”的孩子,adha,是母亲最需要的借口;汉伟原本相信自己是个幸福的孩子,直到一场的小意外,使幸福成为了紧盯,母爱成为了怪兽 ;高材生认为,母亲在某一个部分上是孤单的,希望孩子能够与她一起拥有梦想,但是也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虎妈”这条路……。
爱是需要练习的,但是,没有被爱过,怎么知道爱是什么?又要怎么知道如何去爱?当我们在责怪大部分的家长时,是否也忘了,他们也是一位孩子,可能从小被告知只有优秀的孩子才值得被爱,可能也在不断的拘限下成长,本书的作者吴晓乐说的没有错:“有没有可能是,我们的社会把‘亲’与‘子’绑得太紧了?”因为在“亲”的背后,他们是一位父亲、一位母亲,也是因为需要被爱的孩子,他们将自己困在“好家长”的笼中,在自己的人生中,是否也失去了“我”这个角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