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参与调查的人都是穷苦家庭么? 当然不是! 在日本,大多数家庭,不论贫困还是富有,家长给孩子的零花钱基本都是这个标准,这也许和他们不愿特殊化的性格有关。(或者说习惯于和周围人一样) 在现在对比看来,日本家长对于给孩子的零花钱模式,让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独自合理安排自己的资产。同一个档次的零花钱也不会滋生孩子们攀比炫富的心理、不会产生自卑的心态,对于塑造孩子正确的金钱观以及良好的性格有很大益处。 日本的父母从小就给孩子教导:“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来获得。”他们要求孩子要自力更生,不能随便向别人借钱,主张让孩子自己管理零用钱。 日本的小孩子几乎每个人都有下图所示那样的属于自己的“小账本”,记录自己的收入和支出,除了每个月固定从父母那里得到的零花钱,平时做的劳动等有时也会得到爸妈的奖励。
小学生每个月的零花钱只有这么点儿,那初高中生呢? 中学1年生(男)平均:2100日元(相当于130元) 中学2年生(男)平均:2500日元(相当于150元) 中学3年生(男)平均:2950日元(相当于180元) 中学1年生(女)平均:2500日元(相当于150元) 中学2年生(女)平均:2800日元(相当于170元) 中学3年生(女)平均:3100日元(相当于190元)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其实父母给的零花钱也会增长,在初中阶段,一般都在2000日元~3000日元之间(约合120-180元),并且一般来说女生的零花钱多于男生。 年龄继续增长,慢慢的来到了高中阶段,日本高中生从高一到高三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平均每个月在5000日元左右。(相当于300元) 勤工俭学 靠自己挣零花钱 一般这个时候的孩子都不是很在意父母是否给自己零花钱了,因为自己能够打工!父母给了那就再好不过,不给也无所谓。可如果你想要有更多的零花钱,那就只能自己去打工。 这也是日本学生打工现象普遍的原因之一。 可在国内,勤工俭学的人会被认为是家境不好…… 日本的敬宫爱子内亲王,也就是爱子公主。她是皇太子德仁与皇太子妃雅子的长女,理论上来说她有可能是日本未来的女天皇。
然而她也是和普通孩子一样自己坐电车、步行上学。皇太子认为车接车送,会引人注目造成爱子的特殊化,不利于她和同学的平等相处,也会助长孩子的优越感从而影响爱子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于是尽可能的让爱子和其他孩子一样平凡。 每个孩子的父母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孩子最好的东西,但有些时候给的“够了”就够了,多了反而对孩子是没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