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拿什么去教育孩子?就是用自己的风度。父亲必须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的一种质量,就是风度。在什么时候表现风度?尤其要在遇到逆境,遇到自己接受不了的人,遇到别人犯错误的时候。父亲表现风度,是带给孩子内心的一种力量,也是带给孩子的一个空间。
家庭教育重在养,而非在教。今天我们特别解读一下这两个字,一个是心,一个是情,无心无意是家庭教育的特点,有情有礼是家庭教育有效实施必须遵守的原则。教无定法,对待不同家庭的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需要有不同的方法,但是有一个原则,要有情有礼,情在礼的前面。
孩子学习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导致孩子内心不安的背后的干扰源,这些基础层面的支撑乱了,更可怕。如何实现家长的情绪自控,也就是孩子稍微出现一个问题,你先不急、不躁,你先平静下来,先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然后再面对问题。
如何实现情绪的自我调控和管理,这是对家长提出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只有平静的内心,才有可能沉淀和吸收教育的理性思考”,只有我们家长的内心平静下来,我们对孩子教育的点才会变得清晰,才能把教育者对教育的理性思考沉淀到内心里面,沉淀为自己的一种状态。否则,教育的思考就像水过地皮湿一样,从每个人心里流过。
家庭教育要做清晰,应该下功夫做的事在两头,一头是父亲,一头是母亲,中间这一段,任何孩子的成长都是在蜿蜒曲折的过程中完成的,这个空间要留给孩子,不要管他。
一流的家长靠放,不懂教育的家长靠管,管孩子是百分之百的失败,放孩子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功。天天抓着孩子不放的家庭跳到错误的空间里来了,这个空间是每个孩子自己独立完成的,但是很多家长参与到这个空间里面盯着不放,拔不出来,不让他管不行,不让他管就没有别的事可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