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9岁女童从韩国来台湾玩,因没吃过芒果,全家买了3、4颗一起吃,没想到吃后30分钟,女童竟不停急促咳嗽、呼吸困难,有如“锁喉”,且脸色苍白,头晕虚弱到需人搀扶,同时肚子绞痛、呕吐送急诊,经诊断发现是食物引起的“全身型过敏性反应”。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阳明院区小儿科主治医师龙厚玲说,全身型过敏性反应和一般的皮肤痒、嘴唇红肿或打喷嚏过敏不同。全身型过敏性反应是全身多处器官同时起严重过敏反应,且往往会影响如呼吸道、心血管、肾脏或脑神经等重要器官,症状往往相当严重。

全身型过敏性反应症状包括有咽喉水肿、呼吸道阻塞、低血压、心律不整、抽搐、意识丧失、凝血功能异常等,严重者甚至会休克、致命。

根据国外文献统计,不少患者会在接触过敏物质后6小时内死亡,孕妇也会有流产风险。

龙厚玲说,日常生活接触得到的物品都有可能是引发全身型过敏性反应,如荞麦、染有青霉菌的食物、遭昆虫叮咬、非类固醇抗发炎药,以及医院检查必须使用的显影剂、麻醉药物等,都是可能是致病原因。每个人体质不同,过敏物质也因人而异,因此,全身型过敏性反应可说防不胜防。

龙厚玲强调,如果知道哪些物质会造成自身过敏,就应避免接触,特别是同时大量接触。此外,在就医时应提供自身在接触过敏物到症状发作的时间点给医师,以利诊断参考。龙厚玲说,全身型过敏性反应病患在经过急诊急救处理过后,记得要到过敏免疫专科门诊就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