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名狗鲦。栖息于礁区、近海沿岸,深度0-10米,无毒性,不可食用,无观赏价值,不是经济性鱼类,分布于印度至西太平洋,产于台湾东部、南部,最大体长9 cm,模式种产于澳洲昆士兰州。

体长椭圆形,稍侧扁;头钝短。鼻须及眼上须羽状分支,一连串颈须横贯在颈上,头背中央的颈须有缝而不连续。上唇呈锯齿缘。D. XII 14; A. II 15; V. I 3。背鳍棘延长为丝状,背鳍棘部与软条间有缺刻,背鳍最后软条与尾柄相连,臀鳍不与尾柄相连。头浅褐色,眼眶下方有一暗带延伸至上唇;体褐色;背鳍、臀鳍黑褐色。

主要栖息于浅水域珊瑚礁或岩石区,以藻类、碎屑和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由红海、马达加斯加北部经印度-澳洲群岛至萨摩亚,北至台湾等。台湾分布于南部及北部等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