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中型蝉,体色有绿色型及橙色型;雄蝉体长23~25mm(不含翅),前翅29~33mm;雌蝉体长19~20mm(不含翅),前翅长28-30mm。头部额唇基突出,呈三角形;复眼褐色,单眼红色;头部外缘,两复眼间经额唇基有一条黑色横斑纹。头部宽于中胸背板基部,中胸背板长于前胸背板。
雄虫头胸部比腹部短,背瓣完全盖住鼓膜;雌虫则头胸部略长于腹部,腹部尾节膨大,产卵管未伸出腹部末节。翅透明,无斑纹:绿色型翅脉是绿色,橙色型翅脉前半段为淡褐色。腹面覆盖大量白粉,腹部通常呈白色。足部同体色,胫节末端及附节呈褐色至深褐色。
分布:泰国、中国、澳门、香港、台湾、马来西亚。台湾分布于低海拔山区,群聚于高大乔木上,数量多,白天及黄昏时鸣叫,常齐鸣。本种通常栖息于树木枝桠、叶丛间,少停栖在树干或枝干上,因此数量虽多却不易观察。黄昏或傍晚于低矮灌丛羽化,成为较易观察羽化的种类。成虫出现时间在4~9月。
薄翅蝉属(CHREMISTICA)特征:中型蝉,额唇基突出,略呈三角形;头部比中胸背板宽、前胸背板短于中胸背板。雄性头胸部比腹部短,雌性则头胸部略长于腹部。雄虫背瓣大,完全盖住鼓膜;腹瓣长方形,且内缘重叠的。雌虫腹部尾节膨大,产卵管未伸出腹部末节。本属 台湾仅 薄翅蝉(C. ochracea)一种,无近似种类,相当好认。头部外缘、额唇基,两复眼间有一条横向黑色斑纹,成为本种辨识特征。
关于 薄翅蝉(C. ochracea)的绿色型和橙色型,个人长久以来有个疑问,有人见过羽化的橙色型个体吗?可以说 薄翅蝉羽化(←可连结羽化连续图)时都是绿色?再很快地转为橙色;因为很容易见到绿色带橙色或橙色带绿色个体,这些是正在转色的个体吗,或是有刚羽化即显现出橙色的个体?另外,绿色型老熟会转为橙色型吗?是不是有些会转为橙色,有些一直是绿色,好多疑问待更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