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暖化的阴霾下,“Think green‧Live green”,成为了左右我们消费行为的因素;美丽与环保,有时会被拉到“两个只能活一个”的议题上。日前,一位友人才跟三津说,“我想学陶瓷,但造陶瓷需要消耗原料,会否不环保?”
说到陶瓷的名产地,中国有景德镇,日本则有九州佐贺县的有田町。17 世纪,朝鲜陶工李参平在泉山发现了美丽的白磁后,有田烧的生产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日本政府认可的传统工艺品,早至17世纪已大量输出欧洲。
开采白磁矿,不断开发大自然的资源,光从环保的角度看:美丽,有罪?
当然,如何避免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破坏,是环保的一个方向;如何从产品设计上造出推动环保的产品,比如减少使用纸张,或节省用水等,则是另一个大方向。
陶瓷,就像人类一样,充满多面性。你要它美丽,它可以很美丽;你要它环保,它也可以很环保,甚至帮人类解决环境污染造成的食水洁净问题。
最简单的陶瓷,是由粘土等有机物质烧成的固体。但在现代的陶瓷世界,亦有使用氧化铝、氧化锆等原料,将陶瓷的形态及每个制造细节精密地控制及生产的“精密陶瓷”,只要改变原料的种类或粒子的大小等,就可以改变产品的硬度、耐磨性、耐热性、耐食性、导电性,而在制造过程中,在粒子与粒子之间留下空间烧成的陶瓷,称为“多孔质陶瓷”(porous ceramics),具有相当便利的环保功能,气孔的数目/大小/形态也可随意改变,甚至可制造出让液体及气体也可以通过或吸收的超微细气孔,具备过滤功能。
在日本,工业用及家庭用污水排放造成的海洋及河流污染严重,有大学教授利用石炭灰及玻璃瓶碎等制造多孔质陶瓷,以进行“模拟排水净化实验”;此外,亦有居民购买“多孔质陶瓷过滤器”,净化平日饮用的食水,而替居民解决了这个生活大烦恼的过滤器,正是生产有田烧的久保田稔制陶所。
“陶瓷,不仅是供观赏的载体(花瓶),更可以是实用的环保工具。”从这份理念出发,久保田稔制陶所的创办人久保田稔于70年代末,于有田烧的工艺主流中另辟新路,埋首研究多孔质陶瓷技术;经过屡败屡试,终于成功将有田烧工艺与环保的设计结合,制造出过滤杯等环保好用的“久右工门”产品。1996年,敢想、敢试、敢行的久保田先生,更凭着开发多孔质陶瓷的创意,获日本政府颁发“日本科学技术厅长官赏”。
有田烧,很美丽,但也很环保;表面上是白色,骨子里很“绿色”:
一根多孔质陶瓷,只需从白瓷花盆底向下伸延至储水器,便能透过毛细管作用,把适量水分上引至植物,无须淋水,悭水悭力,也不会因人手淋水过多,浸死植物根部;
如对日本有田烧品牌久右工门的自动汲水花盆及过滤杯感兴趣,请浏览乐涛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