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又说:“不学礼,无以立”。从古至今,礼是人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它维系了社会规范,并活化了国际交流。然而,时代更迭,当前社会的氛围中,对于礼的轻忽,使大众对礼无所适从,也常积非成是。
“礼貌”与“礼仪”都表示礼,两者的差异在于“貌”字与“仪”字,“貌”是样子,礼貌是有礼的样子,表示的是个人的修养、修为,对待不同对象,该有的行为细节,乃内在发出。“仪”则增加了仪式和仪容,让礼貌的用途更广些,例如:参加一个正式的典礼,应该如何穿着?态度如何表现?该有的应对进退是什么?该进行的仪式呢?其乃外在表现。所以这两者是不同的,但同等重要。内在修为需要外在表现烘托,外在表现得以强化内在修为,因此透过正确的“礼仪学习”,并持续内化与反思,是成为内外兼具的有礼之人,最直接的路径。本学苑教学系统以“礼仪教学”为出发点,帮助学员习得礼的“规则”,更能掌握“原则”。冠上“国际”之名为无区别东方、西方的礼仪,只要在现代人生活中常用、适用的原则,就是“国际礼仪”的教学范畴,当然,在西化主导的社会,不免以西式礼仪为主轴。 本学院由前外交部礼宾司司长朱玉鳯大使与中华商管教育发展学会共同创立,期望能重塑富而好礼的国民素养,以对个人职涯的发展、企业前进的动能、社会文化的建立、国家形象的提升,产生正面而深远的影响。
★ 国家级讲师主持,完整考究国际礼仪之知识与实务做法,传授最正确、最实用的国际礼仪。
★ 讲师群透过系统性的师资培育训练,不同等级师资具不同授课范围,专业素质最齐一。对师资而言,亦是最具公信力的师资资格佐证。
★ 完整的认证体系、结合训练的认证规划、正式的审核流程,所核发之证照是求职面试、职涯升迁、职能认可最具公信力的依据。
★ 独有的“海外学习团”,最深度的国际礼仪学习方式,是学员优游国际舞台的关键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