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阿启跟哥儿们聊天时,无意间提起他的女友小霜是名副其实的“冰霜美人”时,大伙都感觉意外。共同的反应是:“怎么会呢?她看起来那么温柔可爱。”“她的笑容很甜美啊?”“她对别人很客气呀?”
没错,大家对她的观感,都是温暖、亲切的,完全无法跟所谓的“冷若冰霜”印象沾上边。直到那次他们几位好友一起去看电影之后,大家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由于,电影的剧情非常深刻感人,大多数的观众都当场落泪,只有小霜淡然处之。她不避讳地表示:“没什么感觉耶!我自己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我好像是个不太容易感动的人。”
我很佩服小霜,她愿意主动提出自己的感受,并且寻求解答。详谈之下,发现小霜从小就被父母保护得很好,不但衣食无缺、也少有烦恼,她整个人简直就是一张单纯无暇的白纸,和真实世界里可能有的悲伤和沮丧彻底隔离,所以无法体会别人生命里难堪的遭遇,那些情绪和感受对她来说都有点遥远,完全没有办法融入。简单一点说吧!她是温室里的花朵,没见识过可怕的暴风雨,即使有一天隔着玻璃橱窗看到了,也会觉得它好假,不会感受它真实的威力。
这不是什么大错,但却有点可惜,不能深入体察别人的经验,就会轻易地失去感动的机会。倘若对凡事都抱持着事不关己的态度,不只是很难有感动的情绪,也很少能够从中学习面对的能力。
想要融解感情的冰霜,比须先拆除阻碍感动的围墙,走出人生的温室,到每个生命的现场去体会当下的情绪。看到别人的苦难时,常常问自己:“如果换做是我,会有什么感受,该怎么办?”反复练习,会让内心变得柔软。
先有感动,才会感恩。对生活周遭的事,若只是理所当然、或不知其所以然,都将是感动和感恩的障碍,无法到达慈悲的彼岸。我一直认为:苦其所苦,乐其所乐,这只是学习慈悲的起点。承担其苦,成全其乐,才是具备慈悲的能力。然而,这一切都要从有所感动开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