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 拟音 》后,更佩服电影幕后每一个岗位人员的努力。即使没有射灯的注目,他们仍发挥自己的专业,为同一部作品尽力做到最好。通常我们看电影大多只注意到视觉上的资讯:故事、演员,又或电脑特技、化妆等,声音似乎变成了理所当然地存在。《 拟音 》正正提醒观众,每一个音都得来不易。
电影为Foley定下“拟音”一词,亦是为该专业定下了意义。“创造力量同幻想会吓你一跳”概括了拟音一职:从日常生活中利用不同的物件,加上灵敏的听觉和想象,变成写实的音效。以前电影的声音都是后来配上,例如大炮声,不能找来真的大炮发射,只能靠拟音师的创意,利用不同物件创造。
电影从拟音师胡定一开始,延伸至其他大师忆述以前音效和配乐的盛世,亦了解到电影中配乐、配音、音效、混音、剪接等密不可分的关系。即使回忆迥异,大家同样离不开对时代变迁的惋惜。传承最大的难题,不是科技的进步,而是没有人会再为一份专业花至少六年的时间琢磨,用一生的时间付出。至今外国仍然非常重视Foley一职,因为人的创意和对音乐的触觉,是科技无可取代。
他们的努力值得我们每次完场花数分钟看字幕,这都是对他们默默的尊敬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