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51的观摩电影,集结了许多导演对于电影的坚持。他们决定要去将自己对于故事的看法完整呈现于银幕里,这是一位导演对于作品的概念,也是我们观众看见导演想呈现概念的时刻。

在影展中的电影,我们不用去想电影到底好不好看,而是要想电影能给我们什么?比如:电影能给我们一项冲击、一个感受、一个想法、一个故事、一段生动的画面,我们能够获得什么取决于我们如何看电影,以及电影在我们心中的地位。

那我们来想想看:我们在《缠绕之蛇》能够得到什么?

这是一部利用圣经来讽刺政府的作品,俄罗斯面对政府该如何生活?家中存在着什么相处问题?能够看见导演不断地将剧情以相当精熟地分镜叙事来表达出角色的心境。然而,这是一部负担很大的电影,因为叙事的分镜不会像我们熟悉的电影一样,快速地切换,来推进剧情或增加戏剧张力。

我们相当习惯于这种快速地节奏,一个简单的桥段便以很快的方式来呈现出剧情的高峰与低谷,这虽没有不好,但对于我们在看不是快节奏电影时,其实会非常难去接受慢节奏的电影,尤其是像《缠绕之蛇》

在《缠绕之蛇》中每一个分镜大概都平均停留30秒,用意就是:导演想将剧本中的情境完整地导出来,因此才会停留这么久,在每一个分镜中都会看见一个项目,分别包括:国家、政府、宗教、家庭、人本。

并且以无法使我们预测的方式来拍摄,这一幕可能是讽刺政府,下一幕可能就是人本,没有规律也没无法迹考。在观影时,我们就像电影中的角色一样,任凭导演摆布。这或许是一种特殊的巧合,在剧本与分镜的呈现后,我们发现我们进入了设计好的氛围,并且我们会为他们感到无奈。

我想这是导演在分镜上的雕琢,并把许多我们真的需要思考的问题全部放进了电影里。因为剧情架构在一个大社会的小人物,所以我们会看到剧情在刻画简单的事物,但那却影响了整个故事发展,并且能看见角色内心。

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导演特意样使用长镜,不仅仅是为了叙事,同时使剧情萌芽、让演员使剧情产生化学便化,再缓缓地带进角色心境,因此我们才能看见一个画面中有叙事、剧情、演技,黄金三角般的桥段。

《缠绕之蛇》带给我们什么?我想不仅仅是对政府的讽刺、利用圣经的一个怪兽来暗喻强势国家,《缠绕之蛇》给我最多的是:电影叙事地庞大。虽不会觉得自己渺小,但我会明显发现如果我是那个国家的人民,我只能愤愤不平的活下去,直至悲剧降临。

观看其它影评请点 有任何需求请寄信至screenwriterle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