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中壁》的演后评论不少,对其内容、表演、调度的点评均颇可观,本文主要想从《壁》到《戏中壁》的转化提出几个延伸问题。笔者以为,无论《壁》还是《戏中壁》,与其说是对时代社会或艺术形式交出答案,不如说是给出一些不太容易厘清的提问。甚至过了七十几年,我们仍未必见得可以正视、突破简国贤当年推出的这堵壁。(林乃文)
戏剧 吹送的北风,无尽的自我怀疑《戏中壁》
二二八、白色恐怖、台共、地下党人、清乡,都不再是公共领域中的禁忌,被(选择性地)纳入国民历史教育内容,以支持特定的身份认同或政治意识;剧作家的遭遇,又能如何刺激我们对那一段历史的批判思考?(陈正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