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金马奖**男主角、女配角及魏提名,亚太影展**影片等。

做为李安的第一部剧情长片,《推手》没有《喜宴》、《饮食男女》的峰回路转,却是父亲三部曲最复杂的一部。

中西文化冲突为底色,《推手》是结构体,它工整的企图,表现在一开始男主角郎雄手部运气的细处特写,以及他与洋媳妇间,泾渭分明的走位关系。

这条虚线,无所不在地出现在餐桌、小区、医院。银发族活动中心一分为二,男的包饺子、女的练太极,郎雄预备出手,插入王莱迷蒙的表情特写,两老暧昧感流露一瞬,一气呵成,匠心独运。

在《推手》里,我们看到老人心细、善感的一面,示爱含蓄不说,一个被儿女设计撮合的小挫折,都可以害王莱哭得稀里哗啦—在他们眼底,那就是生命中最“要害”的挫败啊!后来,朱老屈身饭馆洗碗,因故与老板起口角,为了“挪动半步”,几个固执的男人济在厨房一角争破头的奇观,像反思,也引以为豪。清淡含蓄的Happy Ending,两老驻足人行道,蓄势待发的沉静,黄昏之恋,爱得比谁都淡、都远。

《推手》的构图带点拘谨,你几可从中辨识出7、80年代小心翼翼的影像性格,偏偏在精神意义,它又有种超越时代,放诸21世纪依然神准的襌意。

其内化的、看不见的力道,也成了李安日后冲锋陷阵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