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问题一直以来都存在于校园之间,随着社会意识的兴起与各方的关注、这个问题开始慢慢被重视。然而,仅仅制止霸凌的行为,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必然能全都消失了吗?一份来自斯塔万格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至少心理层面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该份研究透过测量学生受到回忆侵扰的状况与逃避行为的程度,结果发现,在963位十四岁到十五岁的挪威学童中,被霸凌者有着较高的几率得到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TSD)。这个结果,由约33%的受访学童表示曾遭受过霸凌可略见一斑。

“这个结果虽然值得注意,但却不让人感到特别惊异。”研究者Thormod Idsøe表示:“霸凌者主要针对无法在重要时刻保护自己的对象下手,而我们知道这样的经验可能让受害者留下难以抹灭的痕迹”

Idsøe表示:“学生持续受到痛苦经验的侵扰、因此必须耗用大量的精力来抑制这些想法。这样的学生很显然在面对学校课业时会较难以专注。而最糟的是,这样的状况通常难以被观察到,因为被霸凌者往往默默忍受着。”

同样的,一份近期在Working Life上的研究发现,约有四成到六成的被霸凌者成年后,在与PTSD有关之诊断征兆上表现出较高的程度。少数以学童作为对象的研究也在进行中,希望可以发现遭到霸凌与PTSD两者之间的关系。

研究者希望、这份研究的结果能够提高社会大众的意识,让大众明白除了应该制止霸凌的行为产生之外,部分的被霸凌者更可能需要后续的照顾。

“我们知道现在挪威的学校确实付出大量心力在处理霸凌问题,但是我们同样也发现这样的帮助持续的时间太短、霸凌行为可能的确被制止了,但对某些学童来说、PSTD可能依然会困扰他们好一段时间。”Idsøe表示:“学校与教师应该要注意某些学生可能需要长期的后续照顾,有必要时、甚至应该让医疗服务介入。”

所以,别以为阻止霸凌的发生便解决了一切问题,对那些饱受霸凌折磨的人而言、长期协助可能是他们目前最迫切需要的。

内容由高雄医学大学心理学系蔡宇哲老师与学生所撰写,希望透过文章让大众更了解也更喜欢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