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山城污水处理量最大的“丰原水资源回收中心”,由台中市政府委托行政院内政部营建署代办,第一期工程每日污水处理量将可达1.8万吨。目前进度99%,预计11月底完工启用。
为提升台中市污水处理效能,林市长上任后持续推动污水建设,近4年台中市共增加6座水资中心,除了原市区的水湳、文山、廍子、黎明等水资中心外,原县区在屯区太平、山城丰原等,也将分别兴建新光及丰原水资中心,缩短城乡差距。
水利局长周廷彰指出,丰原水资中心第一期工程投入7.8亿元,由台中市政府委托行政院内政部营建署代办,基地面积约8.1公顷,每日可处理1.8万吨的生活污水。今年7月,市长林佳龙及内政部长徐国勇也前往视察,要求工程务必如期如质完成。水资中心计划收集范围包含丰原都市计划区及丰原交流道特定区部分地区,面积超过913公顷,未来全期计划完成后,每日最高可处理生活污水5.4万吨。
此外,管理中心屋顶装置太阳能板,所产生的电力可支援管理中心使用,减少操作维护的碳排放量,后续更接续推动再生水计划,完成后可增加水资源使用效益,达到循环再利用的功能。
水利局表示,邻近水资中心周边共3标的污水下水道主次干管工程已全数完工,水利局同步投入12亿元,建设第一期用户接管及相关污水下水道工程,预计年底前即可发包工程,其范围为铁路以东、丰原大道内,可提升用户接管数约8600户,未来持续向中央争取经费,透过第二期及第三期工程,接续完成计划范围内共4.5万户的用户接管。
另外,台中市用户接管数将于今年底突破17万户,与103年11万户相比,平均年增户数增加1.8倍,整体污水处理量部分,由103年11万吨提升至26万吨,增加2.4倍的处理量。
即将完工的丰原水资中心,除既有的污水处理功能,厂区采多样性设计,基地内开放2600坪的邻里公园供民众休憩交谊,管理中心也已取得黄金级绿建筑候选证书,兼具美观与功能性,在丰原都市丛林里增添一抹绿意,将于竣工验收完成后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