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伊始,又是大家订立新年大计及目标的时候。筹划退休这个题目,不仅是银发族的贴身课题,其实安享晚年/精彩退休生活也是不少精明新中年的目标,所以他们在年青拼搏阶段时已早早筹谋,以不同方法进行储蓄。

香港存款保障委员会(存保会)早前委托香港民意研究所进行了“2019储蓄安全感指标调查”,访问了1000名18岁或以上的香港人,并进一步调查50至65岁的在职人士为退休所作的储蓄准备,这群新中年认为退休需要拥有近524万港元储蓄方有足够“安全感”。当中受访者有七成二表示有储蓄习惯,每月平均储蓄近一万港元($9900),较整体市民每月平均储蓄高出约31.6%。这群受访者最常以银行储蓄(42%)的形式储钱为退休作准备,其次为投资金融产品(32%)。而有储蓄习惯的受访者当中逾两成半,每月平均储蓄达到$15000或以上。调查亦发他们普遍计划在60至69岁退休(67%),而健康的身体(78%)、稳定的居所(55%),以及足够的储蓄(54%),则是直接影响他们退休后的“安全感”的三大主要因素。

退休后只有支出,少有收入,所以这群受访者认为要有更多储蓄才拥有足够‘安全感’是完全可以理解。政府最新公布会增加长者福利及津贴(例如改革长者生活津贴计划及扩大“$2乘车优惠”计划),然而这些新措施又能否令长者退休生活无忧?因此有些人会选择“靠自己”,一早已经未雨绸缪积极储蓄,为退休生活增添储备。

无论你选择哪一种储蓄方式,都希望日后生活有保障。一般的惯常户口(例如储蓄户口、往来户口、联名户口、公司户口,年期不超过五年的定期存款户口、外币存款户口等)都受存保计划的法定保障。存保计划为每位存款人于每家银行提供最高五十万港元的保障额。万一有银行倒闭,存款人毋须申请、亦毋须缴费,便自动获得补偿,大家自然存得安心!至于有人以投资金融产品作储蓄方法,要注意这些银行产品是不受存保计划保障的,如有疑问,应向银行职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