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堂年度系列展“1999年以来的中国年轻艺术家收藏案例”来到了第三场。10月20日,以“理想的后花园”为名的展览以雕塑作品为呈现对象,展出来自包括向京、曾健勇、郑路、颜石林、金钕、陈可、高瑀等在内的30位艺术家的雕塑作品。
通过对最古老的艺术门类之一——雕塑艺术的呈现,玉兰堂继续梳理近20年来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艺术发展脉络,既呈现了中国原创雕塑艺术的多种形态,亦展示了中国原创雕塑艺术的多种未来可能。
展览题为“理想的后花园”是因为这个不太被艺术界重视的领域,对收藏家来说的确是一个“理想的后花园”。谈到此次展览,玉兰堂负责人伍劲表示,“从向京开始,没想到一路走来已经有这么多打过交道的雕塑家。一些我们做过个展,一些还只是一面之缘,个别可能甚至从未谋面,只限于作品上的往来。”
他补充道,“在中国美术馆的历史上,雕塑一直是一个相对边缘的门类,尤其是基本上没留下几个雕塑家的名字,这种情况要到近现代才开始有改变。但是整个20世纪,因为条件限制,老一代雕塑家留传下来的作品也不多,所以在中国即使是80后雕塑家,相比绘画而言,依旧有那种‘开创者’的意味,点点滴滴(摸着石头)建立起雕塑市场的游戏规则,一批人开始以自己的作品(而非订单)活跃于艺术舞台。这些年来,我陆陆续续收集的这些作品就是一个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