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想一想 家里的网络架构会复杂化 不是没有原因的。
最早在装潢房子的时候 没有要求在各层楼之间布设网络线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当时其实没有预想到内部大量传输资料的需求 认为无线网络即可应付家中一般上网的资料流量了 这一点其实在多了影音资料串流的需求之后就不适用了 特别是一些高清画质的电影 再加上自己有着大量的电影收藏 想要转化成为一个集中的数据库保存时 其资料量相形就让无线网络更不符所需了。
无线网络是美观 但是说到效能与稳定 实体的网络线还是略胜一筹 电力线网络则刚好可以补足两者之间的差距。
电力线网络的规格后来又出现了 HomePlug AV 理论极速可以到达 200 Mbps 实际的传输速度约在 75 ~ 95 Mbps 之间 所以在我升级了家中的无线网络到 802.11 n 之后 下一个目标自然就是构成家中骨干线路的电力线网络了。
不过 网络科技的发展真是日新月益。
在我正式开始把目光转向电力线网络的升级时 极速可达 500 Mbps 的 HomePlug AV2 已然来到 2011年才在市场出现的规格与产品 算是相当新的技术。
二话不说 我选了最新的标准 最后挑上的是合勤 Zyxel 的 PLA4205 与 PLA4225 两种产品 我最早的ADSL路由器即是合勤的产品 所以对其品质有一定的了解与信心。
前几天收到产品之后 把原有的D-Link 友旺电力线桥接器换下 装上新的Zyxel桥接器 说明书虽然只有英文 但也难不倒人 一般消费者真的什么都不懂的话就插上电源插座接上就行了。
传统上 无线网络的讯号会受到家中障碍物的阻隔 特别是在多房间的情况下更严重 过去我是透过多个 AP 进行 WDS 的连结来改善这个问题的 现在 802.11n 其实就也有针对此进行改善了 原理很接近 不过问题是 不见得每一部笔电或上网设备都有 802.11n 的网卡 大多还在 802.11 b/g 的标准上 两者不能配合 自然达不到理想上的速度与效能了。
如同无线网络的应用限制 电力线网络在应用上也有本身的限制在 例如最好是在同一个电表回路之下 (我当然知道目前有些设备与方法可以突破 但效能受影响是一定有的) 会被家中电力线品质影响 最好是直接接在墙上的插座 最好别透过延长线、UPS 或其他有滤波设备的电源等等 了解这些不同技术的应用与限制 有时需要一些时间去试 却也是某种乐趣所在。
1. 问题在于强度问题与时间的多少而定 生活中的电磁波也不止无线网络一种而已 移动电话也有 所以正常使用下应该无线网络是安全的。
2. 我认为电力线网络是否适合装置在办公大楼或开放式环境中 要看环境的配合度与条件而定 欧美先进的应用中是有用在大型建筑物的例子 但是得先检查整个电力回路是否能配合才能决定 想怎么用则又是另一个要考虑清楚的问题.
电力线网络的设备是否适合装置在办公大楼或开放式的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