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探索在中国绝经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下降的发生率;

2. 探索绝经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下降的危险因素。

1. 研究对象:此研究是一个大样本横断面研究,筛选 2014 年 4 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入院的绝经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2. 临床评定:疾病严重程度评估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对患者的一般信息和疾病相关情况进行自制问卷调查;目前抗精神病药剂量转化为氯丙嗪等效剂量。

1. 共计 219 例绝经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骨质疏松或骨密度下降的发生率为 66.2%(145/219)。

3.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治疗时间,PANSS-阴性症状评分,泌乳素,体重指数,运动时间/周 (分钟数)和氯丙嗪治疗剂量与骨密度下降相关。

中国绝经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下降的发生率非常高。骨密度下降的风险因素包括:较大年龄,较长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间,较高治疗剂量,PANSS-阴性症状评分较高,泌乳素水平较高,体重指数较大,运动时间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