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工作人员在南昌市新建县西山镇庙会门口建起铁栏,将行乞者围在里面,并有专人送水送饭。(9月19日 新京报)
当行乞者像家畜一样蹲坐在一排“铁笼”内等候过往游人施舍的时候,过往的路人会怎么想,行乞者又会以何等颜面面对过往路人。面对铁栏圈住行乞者的事实,南昌方面竟然以“防止踩踏”为由对行乞者进行“保护”,如此“保护论”荒谬至极,是严重侵犯行乞者自由和尊严的违法行为,绝对不能容忍。
我们可以眷顾行乞者的生活,可以保护行乞者的人身安全,但绝对不能以“圈养”的方式,以牺牲他人尊严的粗暴简单方式加以保护。自由和尊严,是人与生惧来的,任何人都应该享有,行乞者也不例外。尽管南昌方面“圈养”行乞者是为了加强管理,保护行乞者的人身安全,并会有专门工作人员为他们送水送饭,但此种“保护”与拘禁流浪猫流浪狗有何区别?
庙会期间,防止踩踏,就应该加强对庙会人流的掌握和及时疏导,游客的自由和安全应该保护,行乞者的安全和自由也应该得到保护。以牺牲行乞者的自由权保护行乞者,虽说是被迫之举,实属无奈,但这种无奈绝不是铁栏圈住行乞者的理由,绝对是一种庙会管理方的利己之举,是一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懒政行为。
一个城市应该有容忍行乞者的存在和出入自由的度量。诚然,一些职业行乞者从道德层面应该得到谴责,他们的存在也有可能给社会治安带来一些影响,可能影响了市容市貌,但诸如用铁栏圈住行乞者、水泥锥防止流浪汉的行为,绝对不是现代城市所能容忍的。
当生存下去和尊严狭路相逢时,或许,只有继续生存下去是唯一的选择。所以,行乞者只能“自愿进入”。在推进现代文明城市建设中,我们不应该只是落实到口头上、落实在文件上,而应该落实到一件小事上,落实到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上。唯有如此,才能杜绝铁栏圈住行乞者文明悲哀,才能让城市的每一个民众有理由有空间挺起自由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