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随着加密货币及NFT 热潮的兴起,“区块链”一词看似只于虚拟货币交易的议题上时常出现。其实,本港政府早已于2016年鼓励业界及相关机构探讨区块链于金融业的运用。时至今日,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已广泛渗入于不同的领域,以改善我们的生活,例如电子商务、 医疗、管理系统等等。我们作为教师,又能如何将此技术应用于艺术教育上呢?

区块链是一种数据公证技术,简单而言,它就像一个安全而保密的数据库,并将须纪录的信息以分散的形式储存于每一个区块,当信息被纪录以后,内容就不能篡改或删除。凭借区块链的技术,艺术创作者其作品的创作版权能有效地被保护,学生及家长亦能认识到此技术带来的好处。

以教育业界为例,香港美术教育协会就与区块链公司首次携手合作,于本年初举办的“香港视觉艺术教育节” 应用区块链技术于学生的艺术作品上,并将此看似复杂的技术以直接及可视的形式呈现给大众。当观众于展览厅内步移到“ 创意学生奖励计划”的展区时,就能欣赏到幼稚园及小学生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的背后其实内有乾坤:每一件展品都拥有一个在区块链上的认证条码。同时,展览的实体作品上亦贴有区块链公司研发的“认证标签”,让参观者只需要将智能手机放于标签上的位置,就能够立即读取作品的资料。无论是参观者还是创作者,都可以通过云端上的区块链连结及扫描“认证标签”来了解作品的资料,包括创作者、作品媒介及展览纪录等等,从而避免伪造、盗版等问题。

透过此区块链的认证技术,我们可以培养学生尊重版权及保护自己作品的意识。 随着科技的急速发展,可见此认证技术将会越来越普及, 并广泛地被应用于教学及创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