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月开始将讲座名称定为与心的距离,虽然有些赶流行,不过,澄心强调对待内在感受的方式是WITH 而非IN 。倒也和这命题有贴切之处。

今日想这题目时,试着去想一下,自己的生命中,是否有那一件事是自己很喜爱的,但却不容易维持一个较没负担的距离,有些黏着的部分。恩…..

再想一件事是我很想要的,但却总是有些遥不可及;力有未殆的感觉的,是那件事?

我依次感受,显现在身体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感受。

接着我再想,有那件事是我不想要的但总是如影随形的在我身边。

也想着那件事是我长期恐惧面对,早已被我放逐老远的?

一样依次感受,在不同部位不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