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出,在恶劣环境下,植物会特意庇护幼苗,提高幼苗的生存机会。(图片提供/CC0 Public Domain)

人们长久以来认为,植物跟动物一样在自然界永远处于彼此竞争的状态。来自朴茨茅斯大学(University of Portsmouth)针对恶劣环境植物所进行的新研究显示,成熟的植株会帮助较弱小的植物,使植物聚落繁荣。

该项研究开辟先例,试图深入理解不良环境中植物的生命周期,以了解它们如何互动;结果报告中发现,植物会庇护幼苗,提高小株植物的生存机会;受庇护的苗株成熟之后会比它的植物前辈更加强壮。在生态学中,这个现象叫做“促进作用”(facilitation)。

朴茨茅斯大学Rocio Pérez-Barrales博士与西班牙巴伦西亚沙漠化研究中心的Alicia Montesinos-Navarro博士,来到堪称“生态沙漠”的西班牙东南方石膏土区进行研究。他们的发现对于严酷环境的管理十分有意义。

Pérez-Barrales博士说:“当我们要在一块贫瘠的土地上播种时,比方说山顶或者沙丘,只要种子幸运地落在较大的植物底下,它的生存几率会比落在空地上的种子大大提升。更惊人的是,如果某株站稳脚跟的大植物正保护着幼苗,我们叫这样的植物‘保母’,它会比同样尺寸的大植物长出更多花朵。”这对植物的成株与幼苗而言是双赢的局面,但这个现象从未被发现。

“学者在评估植物之间的关系时,会把成株与幼苗当作不同的生长阶段分开来看,并分开下结论。”Pérez-Barrales博士说,“一旦我们研究植物的整个生命历程,从发芽到成熟,直到能够开花,互益的证据就显现出来了。”

幼苗从保母植株的叶片之下获得了遮荫、湿气与营养,所生长的土壤环境也较容易有细菌与真菌,以及其他好处。而当幼苗逐渐长成时,保母植株也比附近同种类但单独生长的植株开出更多花,因此有更好的机会产生种子并繁衍。

研究人员还观察到,种类越繁多的植物加入“保母──幼苗”的伙伴关系中,能对环境产生正面的连锁反应。举例来说,在发生了保母与促进者植物伙伴关系的一小块绿地中,由于开出了更多花,就会吸引不同种类的授粉昆虫前来,强化昆虫生态与土壤品质,最后的结果是产出更多类型的果实,引来更多鸟类与哺乳类动物。

“从植物保母关系中获益最大的是物种多样性。”Pérez-Barrales博士说,“一个区域的物种多样性越强化,就意味着更多种植物、昆虫、细菌、真菌、哺乳动物与鸟来到这里生活,环境与生态圈的机能与健康状况便更加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