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倒伞型叶轮的推进作用下,水呈水幕状自叶轮边缘甩出,形成水幕,裹进大量的空气;由于污水上下循环,不断更新液面,污水大面积也空气接触,叶轮旋转带动水体流动,形成负压区,吸入空气,空气中的氧气迅速溶入污水中,完成对污水的充氧作用,进而加快污水的净化过程。同时,强大的动力驱动,搅动大量水体流动,从而实现推流作用。

该机主要由电动机、联轴器、减速箱、润滑系统、升降平台、倒伞座、叶轮等部分组成。结构上具有如下特点:

1. 整机为立式结构,占地小,不易受飞溅的污水所侵蚀。

2. 根据污水处理厂特定环境专门设计的立式减速箱,齿轮采用合金钢经热处理后磨削成型,精度高,运转平稳、传动效率高,设计使用寿命超过十年。

3. 经水力模型验证后进行优化设计的叶轮,采用倒伞状、直式叶片结构,其充氧、推流、搅拌及自洁性能较佳。

4. 升降结构为平板式,通过螺杆调节升降平台,获取叶轮不同的浸没深度,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5. 倒伞轴与减速箱输出的联接采用浮轴式结构,可实现自动对中,拆卸方便。同时,浮轴结构使减速箱不受轴向力,避免了倒伞运转时因水力不平衡所造成的偏心力所产生的振动和噪声。

6. 根据用户的需要配置双速电机或变频调速装置来调节叶轮转速,可获取工艺要求的充氧量,节约能耗。

7. 更详细的说明请参阅设备的随机技术资料。|

曝气池可以是圆形或方形,形式和尺寸由设计者自行决定。建议:

圆形池,叶轮直径与曝气池直径之比为1∶4.5~7,(宜取中值)。方形池,叶轮直径与池边长之比为1∶4~7,(宜取中值)。水深原则上应小于叶轮直径的1.5倍,完全混合型曝气池所需功率密度一般不宜小于25W/m3。

氧化沟内不宜设置立柱。如需设置,立柱至叶轮边缘的距离应大于叶轮直径,且为圆柱。

氧化沟中间隔墙至叶轮边缘间距以0.04~0.08倍叶轮直径为宜。

曝气机处如未设置导流墙,倒伞叶轮应向出水方向偏0.08~0.1倍叶轮间距为宜,曝气机工作平台下梁底面距设计水面距离应大于800mm。

在倒伞型叶轮的推进作用下,水呈水幕状自叶轮边缘甩出,形成水幕,裹进大量的空气;由于污水上下循环,不断更新液面,污水大面积也空气接触,叶轮旋转带动水体流动,形成负压区,吸入空气,空气中的氧气迅速溶入污水中,完成对污水的充氧作用,进而加快污水的净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