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此拍品上拍于北京保利2013年秋拍会“与木石居——‘品易堂’集珍”专场。黄蜡石是清代崛起的赏石新品种,流行于岭南地区,其底座样式多为根式造型的“广作”风格,传世古石并不多见。当时黄蜡石主产于广东地区,石质温润,呈金黄色,明末开始备受文人青睐,成为案头供品,以“色大黄嫩者”和“玲珑穿穴者”为上。清代佛山籍藏石家梁九图《谈石》云:“余则最喜蜡石,蜡揖逊太湖、英德之巨,而盛以磁盘,位诸琴案,觉风亭水榭,为之改观。”此山子黄润如玉,皮壳幽亮,形如双拳,又连绵浑厚,沟壑纵横,穿穴玲珑,小中见大,有山峰嶙峋之俊美。底座为“苏作”红木座,顶部乳突,石头部分挑空,底部矮足,做工精巧,线脚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