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单是写作不能为生,于是教写作班。

她明白在香港难以靠文字生活,但继续写。

她曾当上出版社的编辑。

她现在既是作家又是写作班的导师。

她是──周淑屏。

周淑屏多次强调自己为人实际,毕业后首份工作是保险从业员,为的是在最短时间挣得最多金钱。打从一开始,她就知道写作不能为生,写作全因为兴趣。周淑屏最希望自己的作品能为读者在寂寞的晚上带来快乐,那便是她最大的成功。

早前周淑屏获得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但她没有特别兴奋,只是以后被问到“你曾在写作比赛中得奖吗?”,不会无言以对。

“若年轻新晋作家投稿被拒,你会有什么安慰说话?”周淑屏的第一句便是:“我很冷血的。”然后用毛虫变蝴蝶的比喻来解释:由毛虫变蝴蝶是痛苦的过程,需要很努力和不断挣扎,才能变成美丽的蝴蝶。如果在这过程中茧蛹被刺穿了,出来的只会是脆弱的蝴蝶。投稿被拒绝几乎是每个作家必经之路,那些困难就是诚意的考验,只有通过考验,才能破蛹而出。

周淑屏在访问中由一句“我很实际”开始,这宗旨在她的作品中贯彻流露。周淑屏的作品很“实在”,大都包含都市元素,小人物、低下阶层是其作品的重要角色,逛街、日常生活就是她的写作灵感。因此多本作品都以香港特色为背景,她认为对物件的感情不在于硬件,而是当中包含的情感。即使硬件已消失,当中的感情永远留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