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担任高中历史教师,参加中部历史新课纲草案公听会后,有以下几点看法。
课纲内容太多:第一线教学的教师最垢病九五课纲的,是中国史的教学时数不足,因此新草案中国史时数延长半学期,世界史则减少半学期;但新课纲高三文化史部分,却有许多内容与高一、二的中国史和世界史有重叠,另外更新增非洲史等新内容,赶课问题依旧。
逻辑与连贯性有问题:每个国家与文明的发展,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学术等问题,是环环相扣的。但目前新课纲高二世界史着重在政治的发展,高三文化史才谈其他方面,逻辑连贯性被一切为二。
教材内容太过专业:先前八八课纲、九五课纲都出现,大学教授将个人研究的观点,写入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情形,而这些内容却是笔者十多年前在大学和研究所读书时所学习的课程。换言之,现在的高中生在国中毕业后,在高中所接受的历史教育,是直接跳级到大学阶段,甚至研究所阶段,教育应该循序渐进,如此作法是否合理?
先前曾经有学生毕业后,返校向笔者谈及大学的历史课程:“老师,我们现在大学教授历史课所教的内容,你以前高中时都教过了,还好我高中时的讲义都有留下来!”
听到学生这么说,我不禁质疑,现在是高中历史课程太难了?还是大学教授太不长进或太过理想化?也难怪有大学生宁可跷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