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仙区是香港唯一没有海岸线的地区,亦是连贯九龙东、西的交通枢纽。

黄大仙区位于九龙半岛的东北部,北面以狮子山及大老山为界,东临飞鹅山,南接新清水湾道及太子道东,西连联合道及狮子山隧道,面积有9.3平方公里,人口约406 800。该区交通网络发达,龙翔道贯通九龙东、西之余,亦连接大老山隧道和狮子山隧道,直达新界。

从前,黄大仙区为乡村地带,居民大多为客家人,以务农为生。至1937年,该区被界定为新九龙的一部分,进行都市发展,乡村风貌逐渐消失。到1940年代后期,大量移民从内地涌入香港,区内开始出现很多寮屋。为应付人口急增,黄大仙区的首幢第一型徙置大厦于1957年在老虎岩(后称乐富)建成。这些年来,随着寮屋区清拆及旧型屋邨重建,黄大仙区的面貌已焕然一新。

黄大仙区以区内着名的黄大仙祠命名,除了黄大仙祠外,区内其他特色景点和消闲设施有志莲净苑、南莲园池、好莱坞广场、狮子山公园及摩士公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