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台北人,当然不能错过台北人这本书了。
台北人是由十四个短篇小说构成。每一篇没有明显的关连,确有共通点与相容性,背景大约都是在民初时,而小说中的主角也都是从大陆过来的中、老年人。一开始还很不习惯他里头描写人物对话时惯用而贴切的方言。如:侬(你)这样的上海话,但是独读久了却越咀嚼越有滋味!似乎也只有这样巧妙的运用文字,才能带我回到那个时代。那个情景。
十四个故事中,每一个都很好看,每一篇也几乎都没有真正的结局,而是一个阶段式的收尾,很令人遐想,而且作者一字一句雕琢在人物的样貌和体态动作十分细腻,仿佛我都可以想像出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角色从上流社会到酒家女、**,从军人、教授到学生…..台北人的种种面貌,他们每个人对于过去跟现在的环境改变与思想的分歧出入。看在我们现在的台北人眼里更是一股韵味,因为,想,现在的我们一定无法体会他们那种感受了。
看完小说,总是有令我印象深刻的几个角色。像是“岁除”篇里大哥赖鸣升的那种豪爽、不加修饰的说话方式与对过去光荣事迹自负的模样,他有多少风光的往事战绩,现在也沦落在台北当医院的买办,话中不时带了些不满与惆怅,其实大家也知道,只不过仍是静静听着,他英雄的过去…..
还有“金大班最后一夜里”的大班金兆丽、“游园惊梦”钱夫人醉酒后,在脑子里不断盘旋的话都让我记忆犹新,不过。要是就整篇剧情来论。我最喜欢的一篇是“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倒叙的手法,纪录了王雄对丽儿的照顾、陪她玩耍的过程,应是成为他深处异乡剩下的开心感觉。想不到丽儿考上中学后,像玩具一般的把他丢弃,还嫌他,真的很让人心酸!一个老实的人,竟然也落成如此下场,也许是因为他平时就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情绪,所有感觉都压抑在心底,一触发了导火线,就是寻死……而那些鲜红色的杜鹃花和女孩们的嘻笑声,真是讽刺阿。
我认为,台北人,是一部很有味道的作品。它谈到了很多,包括了爱情、人性及社会百态……等,背景很狭窄、内容却很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