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熄灯后千万不要看手机!”

“晚上看手机30分钟以上,黄斑部会病变。”

“得了黄斑病就是眼癌,只能等失明!”

真的假的?晚上玩手机会导致黄斑病?眼癌?失明?

那么问题来了,这段让人瑟瑟发抖的话,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浑身散发着求知欲的小爱君,马上决定去求证一下!

据眼科医生介绍,目前没有任何临床研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夜晚看手机跟黄斑疾病有任何关系。

科普时间:黄斑是什么?

黄斑是视网膜中最敏感、最薄的一个结构,位于人体的眼底,眼睛之所以能够看清东西,黄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举个例子:

眼球就像照相机,黄斑就相当于照相机的胶卷,可以把整个光信号转变成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这样我们才可以看到东西。

黄斑疾病中,最常见的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指的就是黄斑区的视网膜细胞衰老和退变,多发生于50岁以上人群。黄斑变性晚期,对视力的影响严重,甚至可以导致失明。

黄斑变性的原因目前尚未明确,但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临床和动物实验表明,引起黄斑变性的原因多是遗传因素、环境影响、先天性缺陷、视网膜慢性光损伤甚至是营养失调、炎症等。

但是这些原因里独独没有提到手机!因为——

首先,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临床证据表明,手机屏幕可以对黄斑造成光损伤而导致黄斑疾病。

其次,黑暗中刷手机时进入眼内的光线,与明亮环境中刷手机的区别,是否足以引起病理改变,也是没有证据的。

最后,在临床上,也没有遇到黄斑变性的病例,病因明确是由于黑暗中手机刷太多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