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政部人口统计资料显示,国人106年平均初婚年龄男性为32.4岁,女性30岁;女性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龄于101年首次突破30大关后仍逐年递增,106年已至30.8岁。其中年龄为35岁以上者达21.3%,较101年的13.1%又成长了8.2个百分点,显示国内晚婚与迟育现象愈趋普遍。国民健康署呼吁年轻男女,及早规划人生大事,婚育要趁早,而有想要二宝的父母,也要及早规划下一胎,给孩子一个伴。
医师公会全联会指出,依据105年出生通报统计年报资料,于105年出生之新生儿约21万人,其中生母年龄为35岁以上者有5万7151人,该年龄层产下低出生体重儿(低于2500克)比例达11.2%,较20-34岁的8.6%高,而且产下先天缺陷儿比例为0.4%,死产比例为1.6%,均较20-34岁的0.3%及1.0%高。
全联会表示,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成长茁壮;然而根据医学研究统计,高龄妇女发生不孕、流产、早产、死产、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高危险妊娠合并症的风险增加。且随着准妈妈年龄升高,胎儿低出生体重、染色体异常或发生其他先天缺陷的几率也随之提升。另外太早怀孕的小妈妈,胎儿发生周产期死亡、出生体重过轻、早产的风险也会增加,因此过早或过晚生育都会影响妈妈和宝宝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