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创始人曹明星在国家改开浪潮的感召下,与几位中国合伙人,共同创办了小电线厂。靠着一个小车间和两组45型挤出机,开始了电缆生涯,创始人曹明星负责生产技术。在那个不愁销路的制造业的幸福年代,几位合伙人当年实现盈利5万元。但也是从那时起,很不幸地,或者说很幸运地,创始人曹明星开始了他30年间不知是对是错的坚持——决不制售假冒伪劣。从80年代直至“西安奥凯电缆”事发,电线电缆行业充斥着“以油纸替代铜丝、铜包铁导体、鞋底塑料、错号销售”等等鬼蜮伎俩。很多同行借此高速、高效地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但创始人面对各地经销商反馈的这一捷径,始终不为所动,坚持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然而并不是每个人在面对高额利润时,都这么想。因此,1992年,理念上越来越大的差异,导致了中国式散伙。创始人囊衣萧然,愤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