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非美国商业的独家诡计,世界各地皆如此。譬如在早年,我国酱油品质分级为一级、二级、三级,前些年变成高级、一级、二级,而现在超市里都是特级、高级、一级……花三级的钱,似乎买到“一级酱油”,大家心理感觉更好。
前两年,有罗永浩在星巴克“自打耳光”拍视频。而在网上看到另则趣闻:某消费者在星巴克要买“榛果星冰乐”,服务员说:“您好,这是榛果风味的摩卡星冰乐,和摩卡星冰乐。”消费者说:“我不管你们怎么叫,我就要一个榛果的一个摩卡的,星冰乐”,服务回答:“好的,但确实没有榛果星冰乐。”消费者很愤怒,感到受到侮辱,自述“顿时想起罗永浩,扫完支付码,头也不回扬长而去……”
该消费者随后在网上发了很长的帖子,谴责星巴克对员工洗脑式培训,很多人跟帖表示愤慨,认为这是故意的“观念挑战”甚至是“文化侵略”。
毫无疑问,这确是中美文化差异,但不假思索认定为“观念挑战”失之偏颇。事实上,星巴克的杯型最初分为Sh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