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立规矩就能推动员工达标?
“我不想同事们经常聊天而拖慢工作进度,便订下‘不准在办公时间内交谈’的规矩。”阿杰是一所中小企的老板,希望提升管理技巧而前来中心求助。 阿杰接着解释他订立新规矩的原因,说:“之前我发现员工经常一边工作一边聊天,虽然工作进度没有落后,亦没有什么出错,但我认为做老板要有远见,现在没出错不等于将来也没有,于是便订下办公时间内不准交谈的规矩。岂料之后我留意到他们多了去洗手间,也多了谈私
“我不想同事们经常聊天而拖慢工作进度,便订下‘不准在办公时间内交谈’的规矩。”阿杰是一所中小企的老板,希望提升管理技巧而前来中心求助。
阿杰接着解释他订立新规矩的原因,说:“之前我发现员工经常一边工作一边聊天,虽然工作进度没有落后,亦没有什么出错,但我认为做老板要有远见,现在没出错不等于将来也没有,于是便订下办公时间内不准交谈的规矩。岂料之后我留意到他们多了去洗手间,也多了谈私人电话,工作比以往还要慢。这是我订立的规矩不够周全吗?你认为我需再订立新规矩,限制同事去洗手间的时间和禁止他们在办公时间谈私人电话吗?”
我们习惯用“规矩”来规范别人的行为,因这似乎最快捷有效。然而,从心理学角度看,推动力可分为“外在”和“内在”,“外在推动力”是指一个人为外界的因素(如得到奖励或避免惩罚)而去做或不做一件事;而“内在推动力”则指一个人由心而发所产生的动力(如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驱使他去做或不做一件事。
因此,订立规矩正正是借用“外在推动力”,优点是较快见到效果,但由于行为并非发自内心,所以效果的持久度可能较低,又或令该行为演变成其他类近的行为,例如阿杰的员工便是为避免受惩罚而不在办公时间交谈,同事间的聊天是减少了,但却出现其他影响工作集中力的行为。
笔者建议,与其制定更多规矩来规范员工,倒不如好好运用正面的推动力!例如阿杰发现员工爱一边工作一边聊天,可以观察是否代表他们之间的关系良好,也较容易有默契呢?若果是,可简单赞赏他们关系融洽、鼓励他们保持有效沟通,让工作更顺利,大家也能做到准时下班,亦有效达成阿杰的目标。
阿杰不想员工交谈太多,其实只是担心工作进度会拖慢,因此先欣赏员工,再直接把自己的目标和期望与员工分享表达,让大家合力把事情做好,正面推动的效果会较持久,亦能营造真正的正向工作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