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的课堂上特别是快下课前,当老师问有无问题时,通常都是没有问题的;在职场的主管会议上特别是将散会前,当主席问有无问题时,通常也都是没有问题的。其实不管任何空间或时间,也不管任何男女或老少,人们一致表示没有问题的情形可以说不胜枚举。

为什么一致表示没有问题的情形那么多?可能的原因包括所有成员真的没有问题,不知问题在哪里,不知如何问问题,怕提问的内容不成熟,怕被问的人心里不高兴,怕问题有后遗症,不想得罪人,不想耽误别人的时间,认为问了等于白问,反正不想问…等等。然而最重要的原因可能只有一个:没有问题意识。

所谓没有问题意识,简单的说就是大脑没有疑情。具体的说就是尚未能在脑中用心思考困境或迷惑,形成笃定问题;因而也未能确知有无问题,该不该发问。

如上“问”字图示,我个人做这样的解字:出自“脑门之口”的问才会真正的问;没有经过脑门思考,就不会问、不敢问、不便问、或不去问。其实任何人只要肯花时间动脑思考,就可能逐渐有下列各种问题意识的浮现:

1. 发生型问题意识:任何标准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2. 探索型问题意识:问题正点滴、零星、破碎的出现,但尚不能掌握到它们的整体像。

3. 设定型问题意识:目前看似无问题,但居安思危、精益求精,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形成差距。

因此,所谓没有问题只是没有问题意识,并非真的没有问题。而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改善意识,没有改善意识就没有进步意识,没有进步意识就相对在退步;不论对个人、团队或组织而言,没有问题本身就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