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我们在文章一开始所说,研究者如今更倾向于认为,每个人的依恋类型都不是绝对的,而是在这个坐标轴上的某一个点。有的人在某个维度上的位置居中,所以他们会被认为是两种类型的交叉;有的人在两个维度上都居中,那么他们被认为不属于任何一种依恋类型。同时,这个位置也是可以浮动的,随着自身经历的变化,我们自身的回避和忧虑水平都会发生变化。
明明很不安,还要装没事?你可能是“恐惧型恋人”
在“是什么决定了你在爱情中的表现”一文中,我们提到过,人们在幼年时,在与父母互动中会形成一种情感上、心理上联结的固定模式,而这种模式也会在我们成年之后影响我们在亲密关系中与伴侣的互动,它也被称为“依恋”模式(attachment)(Djossa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