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都市农业供给侧改革成效由市民“说了算”
上海都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率先从大米入手由过去的“卖稻谷”变为如今的“卖品牌”。今年全市统一品牌的“上海新大米”首次上市。近日农业部门专门邀请市民代表实地观摩大米生产、现场品鉴大米口味供给侧改革成效如何“由市民说了算”。
包括市民代表和专家在内的150多人前往“上海新大米”主产区之一的松江区泖港镇实地踏勘亲身体验“上海新大米”生产、加工、烹饪的全过程让市民代表可以全面地品味、评价上海本地优质大米品牌的口味和品质。市民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只要是合理和可操作的将纳入今后的种植动态调整方案中。
上海市农委主任张国坤说上海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沪郊盛产的优质稻米食味清香、略甜口感软糯有弹性、冷饭不硬特别适合上海市民的消费习惯。但长期以来上海本地稻米产销分散产业链不完整品牌集中度不高所以“上海人吃不到上海本地新大米”的现象一直存在。
上海农业部门率先在郊区水稻生产中尝试供给侧改革由以前的“卖稻谷”向如今的“卖品牌”转变在田头到餐桌之间“从头做到尾”与市场上其他品种的大米“错时上市”推出上海本地的品牌新大米。目前农商联手实现了供给端和需求端的有效衔接由沪郊松江、崇明、奉贤7家稻米企业生产的510吨上海本地产新大米在统一协调组织下进入百联集团旗下联华股份的10家大卖场、43家标准超市进行销售。
据介绍在打造“上海新大米”品牌的基础上将对上海本地产的蔬菜、水果等特色优质农产品进行农商对接、打造品牌的市场营销模式再造使之全面走向上海市民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