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
梁春保,男,1981年3月,河南镇平。1996.7—1998.9在广州玉器厂学习玉雕;1998.9—2000.7在镇平玉雕高中学习;2000.9—2006.10师从省玉雕大师王峰学习人物山水雕刻;2006.10—2009.7师从国家级大师刘国浩学习白玉创作技艺;2010.1至今创办“艺宝堂”工作室;2014.8—2014.12师从黄德一大师学习玉雕绘画及设计。 创作风格:在近20年的玉雕创作研究过程中,自己善于钻研创新
上海海派玉雕文化协会高级艺术顾问。荣获玉雕“金状元”称号。 于泾于1976年毕业于上海玉雕厂技校,在此后的30年间,专业从事玉雕工作,在雕刻技巧和艺术表现等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不仅深刻地领悟到了中国传统“玉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清醒地意识到作为一个玉雕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要想创作出优秀的玉雕作品,需要掌握的东西很多,既要有精湛的雕刻技艺,还要有很好的艺术审美,以及可以触动人心的思想内涵。 陈堪才,字厚成,号樵夫,广东湛江人,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情有独钟。 他毕业于广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师从于中国玉雕大师郭建军先生
工艺美术师,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苏州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苏州市玉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苏州高新区东渚镇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苏州高新区东渚镇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玉雕分会会长。 从小就喜欢画画和工艺,15岁先后拜表哥和上海玉雕名家严嘉德为师学习玉雕技艺。1989年俞挺回家创办了玉雕作坊,2000年又创办了钰轩工作室,至今已在玉雕这个艺术园地里研究探索了20多年
上海海派玉雕文化协会高级艺术顾问。荣获玉雕“金状元”称号。 于泾于1976年毕业于上海玉雕厂技校,在此后的30年间,专业从事玉雕工作,在雕刻技巧和艺术表现等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不仅深刻地领悟到了中国传统“玉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清醒地意识到作为一个玉雕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倪伟滨,1958年出生于上海。1978年开始从事玉雕创作。1985年创办长宁区雅园工艺品厂
上海海派玉雕文化协会高级艺术顾问。荣获玉雕“金状元”称号。 于泾于1976年毕业于上海玉雕厂技校,在此后的30年间,专业从事玉雕工作,在雕刻技巧和艺术表现等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不仅深刻地领悟到了中国传统“玉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清醒地意识到作为一个玉雕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吴灶发,1977年出生,自幼酷爱绘画,但因条件所限,全靠自学。中学毕业后,于1995年到上海,拜上海玉雕厂高级技师郎力军为师。学习并从事玉石雕刻工作十年
倪伟滨,1958年出生于上海。1978年开始从事玉雕创作。1985年创办长宁区雅园工艺品厂
瞿利军,男,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苏州市玉石雕刻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1970年生于苏州,自幼酷爱绘画,曾从师学习篆刻、微刻,雕塑。1989年从苏州工艺美术学校雕刻班毕业后,进入苏州王石雕刻厂从事玉雕
过去几年,尤其是2013年以前,火热的市场需求推动了玉雕行业的快速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层出不穷,比如抄袭模仿现象频发,大量无艺术价值的玉雕流入市场等等,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对玉雕行业及玉雕艺术的持续健康发展也极为不利。 构建玉雕艺术评论体系已成为行业的当务之急
上海海派玉雕文化协会高级艺术顾问。荣获玉雕“金状元”称号。 于泾于1976年毕业于上海玉雕厂技校,在此后的30年间,专业从事玉雕工作,在雕刻技巧和艺术表现等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不仅深刻地领悟到了中国传统“玉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清醒地意识到作为一个玉雕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1989年生于福建在玉雕界有“奇才代玉”的美称。从事玉石雕刻十几年(2008年从事雕刻至今),步入玉雕行业以来,一直学习从师广东省老一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刻苦学习,不断探索新的雕刻技法和掌握玉料特点2012年,于广东四会创建四会青哥玉雕工作室,创作设计雕刻工作
受当地艺术环境影响,自幼对绘画雕刻有着浓厚的兴趣。 2004年毕业于广东美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2004在广东揭阳德兴玉雕行进入玉雕行业,期间多次受到玉雕前辈的指导,对个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期间潜心研究雕刻技艺,用心去解读玉文化的真谛,赋予属于玉石的灵魂。 从业二十余载,擅长人物,山水,动物题材雕刻,主攻人物和山水题材,作品栩栩如生,既有传统文化中的诗情画意,又有现代人生中的思索与体味,作品造型大胆、给人耳目一新、视觉震撼之感
倪伟滨,1958年出生于上海。1978年开始从事玉雕创作。1985年创办长宁区雅园工艺品厂
很多人喜欢翡翠,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华丽与高贵,还有就是它们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美的享受。玉雕大师张辉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翡翠是打开美好生活的钥匙,也是通往人生幸福的一扇大门。 张辉从小对玉雕艺术印象深刻,并于2005年奔赴南方多地学习玉石雕刻
王国清1982年出生,福建莆田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现任平洲珠宝玉器协会玉雕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全国工商联金银珠宝商会玉石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务委员。 1998年开始跟随玉雕师傅方明亮从事玉器设计及创作工作,钻研传统人物题材
仵超,男,1975年生,河南省镇平县人,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 从小对玉耳濡目染,慢慢的对玉雕的好奇心变成了浓厚的兴趣。后跟随玉雕工艺师的父亲学习雕刻技艺,在长期的学习钻研中,逐渐对玉雕的创作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成熟的表现手法,在学习继承传统的同时,结合现代雕刻工艺的成熟使得自己创作的作品造型生动逼真,艺术性强,富有文化内涵,多次获得玉雕奖项,并于2009年获得“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称号,擅长山水人物造型并对花鸟、动物有一定的研究
上海海派玉雕文化协会高级艺术顾问。荣获玉雕“金状元”称号。 于泾于1976年毕业于上海玉雕厂技校,在此后的30年间,专业从事玉雕工作,在雕刻技巧和艺术表现等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不仅深刻地领悟到了中国传统“玉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清醒地意识到作为一个玉雕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过去几年,尤其是2013年以前,火热的市场需求推动了玉雕行业的快速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层出不穷,比如抄袭模仿现象频发,大量无艺术价值的玉雕流入市场等等,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对玉雕行业及玉雕艺术的持续健康发展也极为不利。 构建玉雕艺术评论体系已成为行业的当务之急
张永胜自幼对于绘画就十分地热爱,对玉雕更是喜欢。2005年,他开始学习玉石雕刻,通过勤奋努力,掌握了玉雕的基本技艺。 2006年,为了追求更高的玉雕艺术,张永胜只身来到云南瑞丽,拜中国玉雕大师王朝阳门下,开始潜心琢玉,同时对玉雕艺术有了全新的认知
杨曦,号南石,出生于六十年代,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专业学校。1983年进入苏州玉石雕刻厂,担任设计雕刻工作。在厂期间评为先进生产者及优秀设计师
困局or破局?90后玉雕师如何站到舞台中央? 不管你承不承认,90后玉雕师正在走上玉雕行业的历史舞台。 这是一群青春激扬的年轻人。 虽然,90后玉雕师群体还没有被主流消费市场市场普遍认可,他们好比是一群游走在舞台边缘的演员,正在等待上场的机会
魏海涛,男,苏州玉雕名家,1986年出生于河南镇平县,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南红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工艺美术协会会员。2002年毕业于玉雕职高,最初在扬州和苏州从事玉石雕刻技艺,曾拜师工艺美术大师黄德一和江苏省玉雕大师海派玉雕大师李明学习玉雕绘画设计,深受启发。2012年,在相王路成立“姑苏玉器·魏海涛玉雕工作室”,从事南红玛瑙、白玉创作,对南红雕刻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创作理念及雕刻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