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对我而言就好像一个认识了几辈子的老朋友,有种莫名的熟悉感。十八岁就读艺专时,第一次接触石雕就无可自拔地爱上它,更成为一生的志业。或许石头肌理的粗旷与我不拘小节的个性有些相应;也或许因为我信仰自然打从心底尊敬这个媒材,我总认为它不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更可以说是时间与历史的见证者。能在石头上创作,仿佛承载在横亘时空的文明之上,将情感和理念透过双手的过程挖掘出媒材内在的生命力。
文字,不只是一个民族沟通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象征和纪录。六书中“象形”“会意”等汉字的构造系统理论,更成为我一生不断追寻思考及钻研创作的造型及符号。以虚实、形色、天然与人工的对比等等手法,及“象形”的概念游走于具象与抽象间,并在“会意”形体结构的基础下衍伸,碰撞出包括天地、上下、方圆、个人生命与环境宇宙等形而上的哲学关系。这样的精神不仅陪伴我将近五十年的创作生涯,更是融入在每一件作品中。
同样的主题在不同的年代,会使艺术家创作出不同造型的作品,而同样的作品在不同的场域展出,也会激发出观众不同的思考。这次在丽宝文化艺术基金会-彩云艺术空间的雕塑个展,我挑选了“之间”、“山水”、“凹凸”等系列以及其他近年创作的作品,就是期待借由大型办公大楼这样特殊的空间,能用属于我个人文化背景的东方哲学语汇,与不同族群的观众产生对话,思考自身与环境,工作与生活的同时,激发出更多的火花及找到属于我们的文化认同感。